系统环境: CentOS 7 x64
§前言
Filebrowser 是一个开箱即用的网盘程序,配置过程非常简单(使用 Docker 部署就更简单了),但是功能却很全面,包括了:
- 目录列表;
- 在线预览文本和媒体文件;
- 多用户,支持权限控制和可见范围控制;
- 分享,可以自定义密码和分享链接有效期;
- 甚至包含了一个简易的 Web Shell!
官网上的安装说明其实已经足够简明了,俺这里就简单记录下配置过程,补充一点注意事项和进阶配置的说明。
§快速上手
Docker 一条命令即可运行,不过为了可读性和方便复用,俺将这条 Docker 命令保存为了 Shell 脚本:
|
|
写入以下内容并保存:
|
|
参数说明:
CUSTOM_PATH
:用于展示的目录,也就是 Filebrowser 可控制的根目录,可以自定义,如果有多个的话,参见后文的进阶配置部分PATH_OF_DATABASE
:存放数据库文件的目录,这一段可以自定义,不过记得在这个目录下手动创建一个名为filebrowser.db
的新【文件】,否则 Docker 会自动在指定的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filebrowser.db
的新【目录】而非新【文件】,但容器内的 Filebrowser 程序还是将这个新【目录】当作数据库文件来读写,会导致错误-p
:冒号【左边】的8080
代表外部访问服务时使用的端口,可以自己改,冒号【右边】的80
是容器内部使用的端口,不要动它
别忘了给这个脚本文件赋予可执行权限:
|
|
最后执行这个脚本:
|
|
最后防火墙放行 8080
端口(或者你自定义的其他端口),不出意外的话访问服务器 IP:8080 就能看到 Filebrowser 的登录界面了,默认的帐号密码都是 admin
,登录之后尽快改掉。
§进阶配置
§读取多个目录
在上文运行容器的 Docker 命令中,将 -v /CUSTOM_PATH:/srv \
替换为下面的形式:
|
|
注意其中冒号【右边】的 CUSTOM_FOLDER_1
和 CUSTOM_FOLDER_2
是文件夹名,不要把冒号左边的整个路径都复制过去,自己随便命名就可以。
§使用域名访问
俺个人是使用的宝塔面板来设置 Nginx 反代的,比较方便,先去 DNS 服务商那里新建一条域名的解析,地址解析到服务器的 IP,然后在宝塔面板中新建一个网站,域名填写刚才新建了解析的域名,PHP 版本选择纯静态就可以,然后在【网站设置】里,配置好 SSL 证书,一键操作就行了,没什么好说的。最后在【反向代理】设置里,新建一条反向代理的规则:
- 目标域名
http://127.0.0.1:8080
发送域名$host
目标域名中的端口号注意改成自己之前运行容器时指定的【外部访问端口】,配置好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域名来访问了,没啥特殊需要的话此时可以配置防火墙关闭 8080
端口了,提高一下安全性。
§使用自定义配置文件
要使用自定义配置文件,在上文运行 Docker 的命令中,在第一行 docker run -d \
之后,最后一行 filebrowser/filebrowser
之前的任意位置新增一行:
|
|
其中 PATH_TO_CUSTOM_CONFIG_FILE
是存放自定义配置文件的路径,.filebrowser.json
是自定义配置文件的文件名,配置文件是 json
格式的,默认的配置文件内容如下:
|
|
参数说明如下:
port
:默认为80
,容器内部暴露出来的端口,也就是上文中端口映射时冒号【右边】的端口,有需要的话可以自行修改,运行容器的命令也需要对应修改下;baseurl
:默认为空,也就是默认路径在网站根目录下,看不懂这句话的同学简易不要修改这个。如果不想单独解析一个域名或子域名或有其他特殊需求,可以将这一项配置为形如"/CUSTOM_PATH"
的内容,这样访问 Filebrowser 的路径就变成了{[DOMAIN]/[IP:PORT]}/CUSTOM_PATH
;address
:【容器内】的 Filebrowser 程序监听的地址,没有特殊需要的话不用动这个;log
:日志输出的位置;database
:默认值为"/database.db"
,【容器内】数据库文件的位置,同样的,没有特殊需求的话不用改;"root"
:默认值为"/srv"
,【容器内】 Filebrower 读写的目录。
参考链接: